微软小冰与朱主爱发布合唱版《好想你》,逼真度爆表
不含三峡,发电952.99亿千瓦时,增长10.48%,其中:水电厂发电301.81亿千瓦时,下降3.44%;火电厂发电609.18亿千瓦时,增长15.90%;风电28.01亿千瓦时,增长46.13%;太阳能发电13.99亿千瓦时,增长165.00%。
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1150小时,同比减少239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2619小时,增加41小时截止7月底,全社会装机容量6268.6万千瓦(含皖电东送机组),其中水电300.9万千瓦、火电5048.6万千瓦、风电196.6万千瓦、其他722.5万千瓦。
7月份,安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20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9%。7月份,全社会发电量26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1-7月,全省累计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2320小时,比去年同期减少70小时。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08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1150小时,同比减少239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2619小时,增加41小时。
1-7月,全社会累计发电1399.7亿千瓦时,增长8.7%;其中水电34.5亿千瓦时,减少15.3%,火电1312.0亿千瓦时,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2.0亿千瓦时,增长19.0%;第二产业用电量752.0亿千瓦时,增长7.6%;第三产业用电154.7亿千瓦时,增长13.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70.4亿千瓦时,增长7.3%王志轩也在论坛上提出几点问题与建议。
在工程承包方面,2016年在5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项目承包工程,其中大型承包项目120个,合同274.72亿美元,涉及29个国家。2016年,年度投资额达到76.55亿美元,分别是2013年的6.84倍、2015年的2.82倍。今年针对政府采购中存在的质次价高、恶性竞争、效率低下等问题,财政部出台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有了一定的制约,相信也会对解决走出去恶性竞争问题有一定的导向作用。2012-2016年,这5年对外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
王志轩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消费水平有极大的增长空间,并将带动电力投资建设。中国电力国际合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设备技术出口等。
据中电联对国内部分特大型、大型电网、发电、核电、电建企业国际业务的统计分析,在对外投资方面,2016年共在5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投资业务,其中投资额3000万美元及以上项目年度完成投资达39.56亿美元,涉及沿线1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项目上由单纯总承包、过渡到融资+承包、再发展到规划+设计+融资+工程+运维一体化,逐步做到以项目铸造品牌,以品牌支撑项目。新华网消息,8月17日,2017第七届中国能源高层对话在北京召开。要完善对外投资能源产业融资、税收优惠、外汇管理等支持政策及明确的产业投资监管政策,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短板问题。
系统风险,难以客观地衡量大小,必须审慎判断,针对性应对。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主要还是在对象国的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等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领域,较好地契合了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和对象国的实际需求。2012-2016年电力设备与技术出口主要由直接出口和境外工程带动出口两种方式构成,且在前四年均以境外工程带动出口为主要方式。我国电力企业的走出去也由试水、开拓阶段向扩展和深入的方向发展,由建设工程类走出去,向资金、设备、技术复合型走出去发展。
工程领域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输电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变化既体现了中国整体国力的变化、中国企业的成长,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对象国需求的适应性。
要加强对外投资立法,构建企业走出去的法律安全体系,规范企业境外经营,维护企业走出去的正当权益全国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118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79小时。
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48、49和1366万千瓦,火电和核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少投产931和223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7月当月用电量创历史新高。华北送华东1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分省份看,7月份,除海南(-2.0%)外其他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六、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增长1-7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21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湖北送出电量44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1%。
其中,内蒙古送出电量8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内蒙古送出电量1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
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25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
分省份看,全国共有11个省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江苏、河北、山东和宁夏超过2800小时,西藏和云南分别仅为63和743小时。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5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
贵州送出电量7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工业用电较快增长,轻、重工业用电增速同比提高。7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9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0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3.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9.6%。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9.9%)的省份有17个。
分省份看,1-7月份,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轻工业用电量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1.6%。
甘肃送出电量1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3%。西南送华东1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制造业日均用电量94.7亿千瓦时/天,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月增加6.1亿千瓦时/天和降低0.7亿千瓦时/天。分产业看,1-7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6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8%。新疆送出电量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1%。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均实现正增长,合计用电增速低于工业。
发电装机增速较上年回落,水电当月发电量正增长。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27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0个百分点。
云南送出电量7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华中送华东5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6%。
1-7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184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增速超过20%的省份有宁夏(27.1%)、湖南(26.7%)、广西(21.0%)和青海(20.6%)。